)风险预测方面的指南进行了更新补充,其主要更新内容为如何通过血脂调控预测患
文中指南内容后会附带该部分试验证据效力,需要指出的是一些证据较少领域的指南内容多依赖于NICE专家小组意见。
1.对于一般人群,使用QRISK2风险工具评估CVD风险率,该方式同样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不能用于年龄超过84岁的患者。
2.部分特定人群无法适用现行的风险工具,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患者不适用风险工具评估CVD风险:
3.根据临床实践判断CVD风险评分,因为风险工具提供的分数只是提供了风险率的近似值
2.为患者提供其CVD风险率并帮助权衡10年内医疗干预的利弊,注意下述方面:
3.勿推荐患者食用富含植物甾烷醇和甾醇的食物,因无证据支持此类食物有助于CVD预防
1.血脂调控进行全血脂谱检测,包括胆固醇总量、HDL-C、非HDL胆固醇及甘油三酸酯浓度。空腹不是检测必要条件。
2.勿仅适用血脂临界值判断家族性血脂紊乱,应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及家族史。转诊前排除常见继发性血脂紊乱,如酗酒、糖尿病治疗失控、甲减、肝脏疾病及肾病综合征。
3.若患者总胆固醇超过7.5 mmol/L且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考虑家族性胆固醇异常。
4.若患者总胆固醇超过9 mmol/L或非HDL胆固醇超过7.5 mmol/L,无论有无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均应转诊至专科治疗。
5.若患者甘油三酸酯浓度超过20 mmol/L且排除酗酒及血糖失控原因,应转诊至专科治疗。
6.若患者甘油三酸酯浓度为10 mmol/L至20 mmol/L,空腹重复检测并回顾可能的继发性血脂紊乱;若检测依然大于10 mmol/L,需寻求专家指导。
7.若患者甘油三酸酯浓度为4.5 mmol/L至9.9 mmol/L,CVD风险工具评分结果会低估实际CVD风险。
根据他汀降低LDL-C的幅度,新指南将他汀分成3类:LDL-C降低20%~30%为低强度他汀,中强度他汀LDL-C的降幅为31%~40%,降幅40%的为高强度他汀,见表一。
2.开始他汀治疗前需检查患者血液、评估患者临床情况,治疗并存病及继发性血脂紊乱,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后CVD风险情况。在确定干预无效后启动他汀CVD一级预防前。(指南新内容)
2.推荐阿托伐他汀20 mg用于10年心血管风险 ≥10%的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基于QRISK2)。(指南新内容)
对年龄40岁、糖尿病史超过10年、合并肾病或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推荐阿托伐他汀20 mg用于CVD一级预防。(指南新内容)
对于10年CVD风险 ≥10%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阿托伐他汀20 mg一级预防(基于QRISK2)。(指南新内容)
新指南减低了他汀治疗的阈值,具体数值从20下调为10,扩大了他汀治疗覆盖人群,专家组认为此举可使更多患者能够得到他汀CVD一级预防收益。
2.如存在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如克拉霉素、抗真菌药物)、高不良反应风险(如老年人、肌肉量少或肾功能受损)或根据患者个体偏好,推荐选择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指南新内容)
1.推荐阿托伐他汀20 mg用于慢性肾病患者CVD一级和二级预防。如果患者非HDL胆固醇降幅未达40%且eGFR≥30 ml/min/1.73m2,建议增加剂量。
1.高强度他汀治疗三个月后,检测血脂谱。治疗目标为达到非HDL胆固醇降幅40%。
2.如果未能达到上述目标,应该与患者讨论其对药物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如果患者起始阿托伐他汀剂量80 mg,并且CVD风险较高,可考虑增加剂量。
3.与低中轻度他汀治疗患者讨论治疗收益情况及转为高强度治疗后的可能风险率。
4.每年进行一次随访,与患者讨论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风险和药物依从性,并检查一次非空腹状态的非HDL胆固醇水平。
1.需告知患者他汀或可与一些食物、药物或生活因素有潜在相互作用,当出现肌肉症状如肌痛、疲乏或软弱时应及时就医。
3.开始他汀治疗之前,如果患者有持续的无法解释的肌痛,检查肌酸激酶(CK):
如果CK超过正常上限5倍,在5~7天内重复测量,如果仍超过5倍,不要启动他汀治疗
4.如果患者既往耐受他汀治疗,新近出现肌痛或肌无力,考虑非他汀因素。对于无症状他汀治疗患者,无需检测CK。
5.开始他汀治疗之前,应检查肝酶,治疗3个月内和1年时应复查肝酶,如无问题此后无需复查。
2.无论何种他汀何种剂量都可以降低CVD风险,若高强度他汀治疗患者报告不良反应,考虑下列方案:
4.不要给予患者辅酶Q10或维生素D试图缓解肌肉症状,因无证据支持此类药物有治疗收益。
无论是与他汀药物还是单独使用。在CVD预防中勿常规使用贝特类,勿使用烟酸、胆酸螯合剂及Ω-3脂肪酸复合物,因无证据支持此类药物有治疗收益。
上一篇:打一针“疫苗”就能降血脂了这是真的吗?
下一篇:高血脂选国产药还是进口药进口降血脂药在哪里可以买到?